为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保障我国在海外机构、人员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制定了涉外法治人才招录培养目标、计划,实施开展招录培养工作。2024年3月20日至3月2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推出的为期10天的”中国政法大学—牛津大学涉外法治、法商人才联合培训项目”国际段研学圆满结束。
此次研学由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贾若山带队出访,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法律界、商界等不同领域的优秀学员参加。学员们在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与世界著名学者探讨交流,亲身体验牛津深厚的学术底蕴及英伦文化,拓展了法治、法商国际化视野。
l 沉浸式的学习生活体验
为了使学员们沉浸式体验牛津的学习生活,置身于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中,住宿特意安排在牛津大学校内,用餐在古老华丽的礼堂餐厅,穿过绿树环绕的花园式校园,在哥特式风格建筑里的教室聆听每一堂讲座。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观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教堂等,亲身感受这所拥有八百年历史的古老学府的魅力。
(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校园)
(学院餐厅)
l 前言学术讲座与探讨
本次牛津大学研学项目的亮点之一是与世界顶尖名校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讲座课程涵盖国际税收、公司与财务法律、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来自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为学员亲自授课,并由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及中国政法大学对课程内容,授课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为了更好领略学科前沿知识,授课老师还会引导大家对当前热点或跨专业主题进行探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与交流热情,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Keith Hawkins教授的讲座课堂)
(Rudina Jasini博士的晚间课堂)
(学员们与John Vella教授合影)
l 实务部门参访交流
为系统提升参训学员涉外法律服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安排了当地实务部门的参访。在英国知名律所,学员们与律所管理者就律所管理模式、业务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律师学院,学员们对英国律师的教育历史、培养方式、职业发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入到皇家司法院,漫步在这座雄伟庄严的建筑中,随着讲解也更加了解了英国的司法审判制度;来到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学员们对联合国这一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专门机构的历史发展、宗旨以及运行方式等有了新的认识。
(英国知名律所参访座谈)
(参访律师学院)
(参访皇家司法院)
(参访国际海事组织IMO)
l 世界名校参访
此次研学,除牛津大学外,学员们还去到另一所世界名校剑桥大学参访,在剑桥城,每一扇雕刻精美的校门,风格各异的教学楼群,蜿蜒环绕于校园中的康河,无不彰显着古典与现代的和谐之美以及人文历史之美。
(剑桥大学风景)
l 别出心裁的仪式
牛津大学还特别为此次研学团安排了充满仪式感的欢迎酒会及送别晚宴,在送别晚宴上,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贾若山做总结致辞,对此次法大与牛津大学联合举办的涉外法治、法商人才联合培训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牛津方做出的悉心准备及支持表示感谢,对所有学员的信任表示感谢,并祝福学员们学有所成后能够为国家涉外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祝愿法大与牛津大学今后能够有更加广泛及紧密的合作。随后同学们在烛光下进行了晚餐以及热情洋溢的交谈。晚宴结束后由贾若山副院长与牛津大学相关领导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至此,此次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贾若山在欢迎酒会上与牛津大学相关领导合影)
(欢送晚宴)
(证书颁发仪式)
此次中国政法大学—牛津大学涉外法治、法商人才联合培训项目,是根据中央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涉外法治人才建设及学校加大高端培训项目研发实施的党政工作要求,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推出,将结合学校国际交流资源,联合世界著名高校实施开展招录培养工作。其出发点是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全面部署,围绕全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主题,服务国家战略,以法治思维与商业能力培养为路径,聚焦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与人力资源需求,跨越法律、商业及社会各领域的认知鸿沟,以知识的跨界实现智识的整合,塑造面向世界和未来、复合法律与商业、兼备情怀与能力、兼顾责任与创新的实务型、精英型国际法治、法商人才。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项目分为国际部分(首次班是英国牛津班)、国内部分(国内高端班)、国内加国际全程班形式展开。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实务专家共同研发课程并参与授课,培养课程采取专题化、集中授课模式,以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实务部门参访为主要方式,参与国际部分培训的学员将赴世界著名学府,由知名教授参与授课并将有机会赴国际组织、法院、知名律所等实务部门参访交流;同时参与国内高端班的学员将在中国政法大学或全国与法大联合开展全国法治教育基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大中型企业等展开培训,可共享法大法治教育合作基地,政府、企业、律协等资源,建立多途径学习研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