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加入收藏
教育·培训项目
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
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中心简介
时间:2024-03-22 09:06:37 来源: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中心  作者: 浏览: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家法治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通过设立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中心,依托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法学教师培训基地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签约基地单位等,专门承担法治教育、法治培训、法治宣传的“高品质、创新型、开放性”的继续教育机构。中心根据培训单位需求,紧密结合中央政策,设计针对性强、时效性高、可实施的培训方案,举办了多期不同主题、形式和时间段的特色法治教育培训项目,为全国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提供平台与助力,切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名称 共建单位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法院
仲裁与争议解决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法院
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数字检察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 教育部
文化法治研究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
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督法治研究基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广播电视政策法规研究基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体育法治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
移民管理法治研究基地 国家移民管理局
药品监管法治研究基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司法保障研究基地 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高层次研究基地一览表


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法治队伍建设需求,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领导干部专业化、法治化能力培训,着力增强培训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现就中心主要开展培训业务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 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提升。提升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部署,贯穿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是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宣言书。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养成靠法、找法的好习惯,有效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各项事务的法治化,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也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2. 纪检监察业务。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机关在党推进“两个革命”伟大进程中,始终做到维护党的领导、党中央权威,督促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3.高校法学教师专业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法学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对法学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新时期需要培养法学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法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推动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 军队法治教育。依法治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习主席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这为新时代军队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法治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强军兴军的基本方式。只有坚持依法治军,才能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才能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5. 应急管理法治业务。开展应急管理法治业务培训,是提升应急管理系统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立足应急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帮助参训人员深入理解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执法规范化建设,准确把握《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核心法律要义,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各环节操作规范,切实提高执法全过程记录意识,确保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法律检验。

6. 食品药品监管教育。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是在新形势、新常态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7. 市场监督法治教育。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核心目标。而法治正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力军”,其执法行为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市场活力的释放和预期稳定的形成。同时,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各类市场主体的合规经营面临新挑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深入开展市场监督法治教育,对于提升监管效能、引导企业自律、赋能消费者,从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8.依法治教。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教育领域是全面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切实转变观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教育治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体育法治教育。中国体育事业正经历着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转变。随着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体育的深化以及全民健身战略的全面推进,体育领域面临的法律关系日益复杂。赛场纠纷、运动员权益保护、反兴奋剂斗争、体育经纪、赛事知识产权、职业合同等新老问题交织,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行业惯例已难以有效应对。与此同时,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置于法治框架之下,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加强体育法治教育培训,是适应体育改革发展趋势、化解体育领域风险挑战、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和战略选择。

10.司法社工培训。司法社会工作作为连接司法系统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桥梁,其专业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成效。当前,我国司法社工领域存在人才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职业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亟需通过司法社工人才培养项目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其他各类法治教育、法治宣传培训。


欢迎社会各界来电垂询、预约培训事宜!

联系电话:010-58908126

杨老师  13611350521,崔老师  18518228708



责任编辑:继续教育

上一条:重罪检察实务项目

下一条: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养项目